7月7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正式抵达湘潭县石鼓镇,开启为期十余天的油纸伞非遗文化调研实践活动。这支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以“守护传统技艺,赋能文化新生”为行动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技艺研习、数字传播与学术研讨等多元化实践形式,为石鼓油纸伞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实践团首站抵达湘潭县石鼓油纸伞制作工坊,在企业负责人的陪同下,实践团成员观摩了油纸伞制作流程,系统了解油纸伞从清代起源至今的发展历程。技艺研习阶段,实践团采用“分组轮训+专项攻坚”模式,深入油纸伞制作各环节开展学习实践。在老艺人的指导下,同学们依次观摩伞骨削制、伞架组装、伞面裱糊、图案绘制、桐油刷制等核心工序,详细记录各环节工艺参数与操作要点。
图为调研人员来到油纸伞制作工坊。郑听芩供图
在随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企业对接人员详细介绍了当前生产经营情况。据介绍,石鼓油纸伞以楠竹为骨、皮纸为面、桐油为漆,需经70余道纯手工工序完成,具有防水性强、经久耐用的特点。但同时也面临年轻传承人招募困难、销售渠道单一、生产成本上升等现实挑战。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企业发展痛点,就技艺传承模式、市场拓展路径等问题与企业方展开深入交流。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非遗传承赋能,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电子商务专业小组针对企业现有电商平台运营情况进行全面诊断,通过分析后台数据发现,店铺存在产品展示缺乏场景化、客户画像模糊、营销活动单一等问题。团队结合专业知识,提出构建“非遗+文旅”电商模式的建议,设计包含油纸伞制作体验、文化研学在内的产品套餐方案。数字经济专业小组则对企业近三年线上销售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形成涵盖用户活跃度、转化率、复购率等核心指标的数据分析报告。
图为实践团组织开展分析研讨会。郑听芩供图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校地协同的方式搭建起非遗保护与高校实践的桥梁。实践团负责人高亮老师表示,团队将在活动结束后形成完整的实践报告与发展建议,持续为石鼓油纸伞非遗传承提供智力支持,让传统技艺在青春力量的助力下焕发新的生机。目前,各项实践活动仍在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