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 7 月 12 日讯(通讯员 王震 辛荣 刘江岚)7 月 12 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科普启智团再次走进红卫街道曾家村 “爱心托管班”,带来以 “隐藏在身边的神奇力量 —— 磁场” 为主题的科学启蒙课程。40 余名小学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通过趣味讲解、动手实验、互动游戏等方式,揭开磁场的神秘面纱,感受这一无形力量的独特魅力。
上午的课程围绕 “磁场的基本知识” 展开。志愿者以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吸引铁钉现象为切入点,用生动语言提问:“小朋友们,为什么磁铁能隔空吸起铁钉呢?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呀?” 随后通过小实验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将一块磁铁慢慢靠近小磁针,小磁针自主转动的现象,让孩子们初步感知到磁场的存在。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 “磁场无处不在”,志愿者介绍道: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周围存在着地磁场;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器,通电工作时周围也会产生磁场。在讲解磁场特性时,志愿者用 “超级大风” 类比,说明磁铁两极磁场强、离磁铁越远磁场越弱的特点,还通过图片展示磁感线,将其比作 “神奇的地图”,帮助孩子们理解磁场的方向和强弱分布。
下午的课程聚焦 “磁场的相关联系与应用”。在 “电流与磁场” 部分,志愿者讲述了奥斯特的发现,并通过右手螺旋定则的演示,让孩子们了解电流与磁场的紧密联系,还举例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关于 “动物与磁场”,志愿者分享了信鸽和海龟的故事:“信鸽身体里像有个‘磁场导航仪’,能靠地磁场找到回家的路;小海龟长大后,也能通过感知地磁场回到出生地产卵哦。” 孩子们听得兴致勃勃。
在 “磁悬浮列车” 的讲解中,志愿者通过动画演示其工作原理:利用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让列车悬浮,减少摩擦力,再通过改变电流推动前进。“它跑得又快又稳,还环保呢!” 志愿者补充道。
课程中,“双师课堂” 模式继续发挥作用,主讲志愿者负责讲解和演示,助教志愿者引导低龄儿童参与。孩子们还动手做了实验:在 “自制指南针” 环节,将缝衣针在磁铁上单向摩擦磁化后,插在泡沫板上放入水中,观察其指向南北;在 “磁场中的铁屑” 实验里,看着铁屑在磁铁周围排列成磁感线的形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曾家村托管班负责人再次点赞:“这次的磁场科普课,把看不见的磁场变得可感知、可理解,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思,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这样的课程太有价值了。”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发挥想象,画出了 “我眼中的磁场” 作品,这些画作将和之前的手抄报一起在社区科普角展出,成为科普课程的美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