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三下乡|俯身识薯苗 昂首传岐黄

来源: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薪火岐黄 肖文清 阅读:12 复制标题和网址

76日,中医学院志愿团师生走进重庆巫溪县文峰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技实践课。从组培实验室的微观世界到水培温室的蓬勃生机,师生们以双手与智慧,触摸现代农业的强劲脉搏。

在生产部主管姚玖莉引领下,团队先览基地全貌,旋即步入核心科技区——马铃薯组培实验室,现代生物技术的精妙画卷于此展开。生产部部长梁峰铭随后带领大家参观马铃薯展览馆,深入阐释巫溪马铃薯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交融——一粒粒优质脱毒种薯,如何成为撬动地方经济、助农增收的“金色杠杆”。科技兴农的图景,在师生心中渐次清晰。他们不仅系统学习了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的演进,更深刻体悟到巫溪独特水土如何孕育出品质卓绝的“金豆豆”。

(梁老师讲解马铃薯苗)

(志愿团成员观看马铃薯简介)

(志愿团成员挑选原原种)

(姚老师介绍马铃薯适培区)

在种薯分选仓库,志愿者们俯身工作台,在专业指导下亲手参与马铃薯原原种的精细筛选。指尖轻拨,依据尺寸、形状与健康标准严谨分类,优质种薯被轻置入指定容器。随后,自动化分拣设备的流畅运转映入眼帘,其高效精准与传统手工形成鲜明对比。躬身实践间,师生们不仅掌握了种薯分级技能,更切身感受到现代农业科技对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移步水培育苗快繁温室,他们轻巧采摘下水培土豆,亲历“无土生金”的现代农技奇观,对绿色高效脱毒种薯繁育模式有了直观认知。

(志愿团成员整理水培苗)

(志愿团成员筛选马铃薯大小)

活动尾声,志愿团全体成员齐声诵读本土作家刘东荣创作的《马铃薯赋》。铿锵之声回荡基地,不仅礼赞薯苗扎根泥土、默默奉献的精神,更让师生们领悟到中医药文化与自然的共通智慧——皆需深植根基,默默耕耘。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坚韧与务实融入未来,既精研岐黄之术,亦躬身田间地头,让中医药的种子在乡村振兴沃土中萌发生机,为健康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志愿团成员朗读马铃薯赋)

此行实践,让师生们深感创新思维之重。正如中医药需守正创新、融汇古今,农业亦需科技赋能。未来,中医学院学子将带着这份“俯身”实践的收获,以“马铃薯精神”为激励,既深耕经典、夯实理论,更主动扎根基层,将中医药服务播撒至广袤乡野,使其在乡村振兴中焕发独特光彩,守护百姓安康,为传统医学的传承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相关内容

三下乡|俯身识薯苗 昂首传岐黄

7月6日,中医学院志愿团师生走进重庆巫溪县文峰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技实践课。从组培实验室的微观世界到水培温室的蓬勃生机,师生们以双...

三下乡|俯身识薯苗 昂首传岐黄

7月6日,中医学院志愿团师生走进重庆巫溪县文峰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技实践课。从组培实验室的微观世界到水培温室的蓬勃生机,师生们以双...

薪火艺演惠文峰,岐黄青春筑梦行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城乡精神共富,7月5日,重庆三峡医专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重庆市巫溪县文峰镇文化广场举办了“传承薪火岐黄,艺演惠满文峰”主题文艺汇演。晚会在李雨...

三下乡|古法新绎传非遗 杏林青衿续仁心

7月5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院社会实践团走进巫溪县三宝村,探访由非遗传承人吴纯清创办的龙凤工艺非遗工坊,开启了一场探寻非遗技艺、领悟传承匠心的实践之旅...

冬病夏治正当时,三峡医专名医赴巫溪送“中医良方”

7月4日,重庆市巫溪县文峰镇中心广场人头攒动。来自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院的四位专家秦建设、李代英、郑波、陈春梅教授,带领“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将专业的诊...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