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湘水卫士,生态先驱”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首站走进易俗河镇城塘社区,联合当地居民委员会开展护河宣讲活动,并前往洛口古镇探寻生态与历史的交融。

(图为团队成员启程)
在城塘社区,调研团队以“河长制”为核心展开宣讲。志愿者们向居民详细介绍河长制的设立意义、工作机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当地河道治理的显著成果,包括水质改善、沿岸绿化等。同时,团队结合夏季特点,重点开展防溺水宣传,普及溺水自救、同伴救援的正确方法,提醒家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互动环节中,居民们积极提问,现场氛围热烈。

(图为“河长制”宣讲)
宣讲结束后,实践团前往洛口古镇,与湘潭生态保护协会志愿者戴海斌会合。戴海斌带领团队漫步古镇,讲解其作为湘江水运重要节点的悠久历史。在保存较为完好的正泰码头,大家了解到这里曾见证的商贸繁荣,以及如今在生态保护理念下的修缮与保护。肖祠巷的青石板路、古民居则让队员们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

(图为戴海斌向团队成员介绍正泰码头)
活动最后,团队成员在古镇提笔写下三行情诗,将对湘水的热爱、对生态保护的决心融入字里行间。“涟漪里藏着河长制的印章,我们的脚步,是写给湘江的续章”,简短的诗句道出了青年学子参与生态保护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本次三下乡实践的首站,易俗河镇的活动为团队拉开了实践序幕。通过理论宣讲与实地探访,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生态保护工作的认识,更坚定了以行动守护湘水的信念。接下来,实践团将带着首站的收获,前往更多沿线社区和景点,持续开展护河宣传与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