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 “青春志愿,普语启航” 三下乡:普语搭桥传消防,青春守护乡村童安
本网讯(通讯员 [邓鑫] 图 [邓鑫])七月盛夏,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召伯村校园内热情涌动。邵阳学院“青春志愿,普语启航”教育关爱服务团三下乡活动行至第五日,创新推出“消防安全101”特色课程。团队以“消防安全教育”与“普通话推广”双轨并行,用标准普语传递安全知识,为乡村儿童筑牢成长“防火墙”,在守护中彰显青春担当。
普语为媒,构建消防知识图谱
蓝色志愿服化身为“安全蓝盾”。课堂上,志愿者借助多媒体投影,运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系统讲解消防安全核心概念:“‘消防’重在预防与应对,守护生命财产安全!”从火灾成因危害到校园防火要点,志愿者结合真实案例,将专业知识拆解为通俗易懂的模块。
孩子们全神贯注,目光紧随讲解。当剖析“校园常见火灾隐患”时,志愿者列举实验室规范、电器老化风险等贴近场景,引导思考互动——“发现插座异常发热冒烟,第一步该做什么?”在普语搭建的沟通桥梁上,消防安全知识悄然播撒心田。
图注:图为志愿者运用普通话结合多媒体讲解消防基础知识。通讯员 邓鑫 摄
知行合一,筑牢安全实践根基
课程超越知识灌输,致力于培养“安全习惯”。志愿者从识别消防标识、规划逃生路线,到讲解初期火灾应对及灭火器基础操作,将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生存技能。
针对乡村环境中潜藏的用火用电隐患,团队以普语为纽带,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理念融入教学。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油锅着火盖锅盖”等实用技巧,更在普语交流中理解了避险逻辑,让安全知识真正成为可遵循的行动指南,为乡村教育注入“安全底气”。
图为课堂互动环节,志愿者剖析隐患,学生踊跃思考回应。通讯员 邓鑫 摄
青春续航,共织乡村安全网络
青春因担当而厚重,教育因守护而温暖。邵阳学院“青春志愿,普语启航”服务团以此次消防课堂为起点,成功探索“安全科普+语言教育”融合模式。服务团将持续拓展课程体系,覆盖防溺水、交通安全等领域,让普通话成为传递安全知识的“金钥匙”,以青春力量长效护航乡村儿童平安成长。
当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与生命安全教育深度交织,“三下乡”的内涵更加丰盈。服务团将以青春为笔,持续书写乡村安全教育的坚实篇章,让知识传递的光照亮更多童年——守护乡村孩子的平安成长,正是青春奔赴的最美“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