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非遗技艺与乡村振兴的结合路径,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小队走进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工坊,深入调研茶染技艺的传承现状,为这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献策。
实践中,队员们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参观工坊。货架上陈列的茶染桌旗、围巾等物件,以茶叶天然染色形成的深褐与浅黄纹路,生动再现了日照茶山的层叠光影。传承人介绍,茶染技艺源于当地村民利用废弃茶叶染制衣物的生活智慧,历经千年传承,已成为承载茶乡记忆的文化符号。
随后,队员们亲身体验揉染工序:将白布浸入茶叶熬制的染液,通过控制揉搓力度与时长,让布料呈现独特花纹。“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考验对细节的极致把控,这正是非遗匠心的体现。”一位队员在体验后深有感触。
访谈中,传承人坦言茶染面临“后继乏人”与“推广受限”的双重困境,但也强调其对乡村发展的独特价值:“它能延伸茶叶的产业链,若与乡村旅游结合,可形成‘体验+销售’的新模式。”对此,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提出“非遗+电商”“研学体验”等建议,计划通过新媒体扩大影响力,设计符合年轻审美的文创产品。
当地村民对实践活动表示认可:“年轻人带来新想法,让我们对茶染的未来更有信心。”小队成员表示,将持续助力这项古老技艺焕发新生,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