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队,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之心,于6月30日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在这里,队员们与茶染传承人朱春莲老师相遇,一同揭开茶染技艺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一场关于匠心传承的寻访之旅。
出发前的筹备中,实践队做足了功课。队员们不仅翻阅了大量茶染史料,梳理技艺发展脉络,更通过线上问卷深入了解大众认知——数据显示,超七成受访者对茶染“知其名而不知其详”。这份调研结果让大家坚定了此行的意义:既要探寻技艺本真,更要为非遗传承寻路。带着这份初心,团队与朱春莲老师取得联系,以“解码茶染技艺,延续文化根脉”为目标,踏上了寻访之路。
推开“无失山房”的木门,陈列架上的茶染作品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素雅的桌旗上,茶汤晕染出的纹路如山水写意;精巧的茶席巾上,深浅不一的茶色交织成自然肌理。“茶染最妙的是‘不重复’,”朱老师拿起一块刚完成的方巾笑道,“哪怕同批茶叶、同样手法,染出的颜色也会藏着细微差别,这是自然赋予的独特印记。”
在朱老师的指引下,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了茶染全过程。选茶时,才明白绿茶染出的浅黄如春日新柳,红茶晕染的赭红似秋日丹霞;煮茶环节,看着老师精准把控茶水比例,才知“三分茶七分水”的古法智慧;捆扎布料时,简单的折叠、缠绕,竟能在染后幻化出星点、云纹等多样图案。指尖沾染着淡淡的茶香,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每一件茶染作品里,都藏着匠人的耐心与自然的馈赠。
走出手工坊时,夕阳为茶染作品镀上暖光。队员们深知,非遗传承从来不是孤举,而是代代接力。未来,青衿染忆实践队将带着这份寻得的匠心,让更多人看见茶染之美,让这缕茶香跨越时光,在青春力量的守护中愈发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