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茶染非遗行,传承悟初心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安玉青 阅读:130 复制标题和网址

踏入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茶香与染香交织,一场与茶染非遗、与朱老师的相遇,成为我暑期实践最珍贵的记忆,也让我对非遗传承有了深刻感悟。

一、初见:工坊里的非遗温度

初进手工坊,朱老师温和的笑容与满室茶染作品相映。那些经茶叶染色的布料,或浅棕如落日余晖,或深褐似古树纹理,每一件都藏着故事。朱老师轻声讲解茶染技艺,从茶叶熬煮染料的讲究,到土布染色时温度、时间的把控,传统工艺的细腻与厚重,在她的讲述里鲜活起来。这让我明白,茶染不只是技艺,更是历代匠人对自然与美的执着,是流淌在岁月里的文化血脉。

二、体验:指尖上的传承重量

亲身参与茶染手帕制作,才懂其中不易。选料时,朱老师教我们辨别土布质地,强调天然材质对茶染效果的影响;煮茶熬染料,看着茶叶在锅中翻滚、析出颜色,像见证一场古老的魔法;染色环节,布料浸入染缸的瞬间,忐忑与期待交织,朱老师在旁耐心调整,帮我们收获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一步步,让我触摸到非遗传承的温度——它需要慢下来的耐心,更需要对传统的敬畏。

三、交流:传承中的困境与希望

与朱老师深入交流,得知茶染传承不易。现代社会里,非遗面临知晓度低、年轻传承人少的困境,可朱老师眼中始终有光。她尝试用短视频记录茶染过程,在社交平台分享作品,吸引年轻人关注;也在工坊开展体验活动,让更多人感受茶染魅力。她感慨,非遗传承要守正也要创新,既要留住老手艺的魂,又得跟上时代的脚步。这让我意识到,非遗传承不是守旧,而是在传统与现代间找平衡,让古老技艺重新“活”在当下。

四、感悟:青年辈的传承担当

这次“无失山房”之行,于我而言,是非遗传承的启蒙课。朱老师用坚守与创新,诠释着非遗传承人的使命。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成为非遗的传播者、创新者——用专业知识助力非遗市场化,借新媒体让茶染走出工坊,让更多人看见这份美。非遗是民族的根与魂,茶染非遗更是日照茶乡的文化名片,传承它,就是守护我们的文化基因,让历史照亮未来。

愿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化作非遗传承的微光,与朱老师这样的匠人同行,让茶染非遗在新时代,绽更亮的光,照更远的路 。

相关内容

茶染非遗行,传承悟初心

踏入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茶香与染香交织,一场与茶染非遗、与朱老师的相遇,成为我暑期实践最珍贵的记忆,也让我对非遗传承有了深刻感悟。一、初见:工坊...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