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1日,材料示范学院(微电子学院)“M+Education”微光暑期爱心托管社会实践队在武汉市洪山区幸福社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每一天,队员们以陪伴者、授课者、学习者的多重身份,与小朋友们共同度过了充实的时光,既助力孩子们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也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
活动期间,陪伴小朋友们写作业是队员们每日的基础安排。他们全程在一旁协助孩子们,耐心解答作业中的疑问,及时提醒走神的孩子专注学习,用恰当的方式维持课堂秩序。在队员们一次次主动询问、细致讲解中,孩子们逐渐放下了起初的拘谨和腼腆,开始主动请教难题,积极与队员们交流,彼此间的距离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逐渐拉近。

除了作业辅导,五天的托管活动中还穿插了丰富的特色课程。7月7日上午,活动以一节安全教育课拉开序幕。队员们与孩子们共同学习暑期安全知识,重点围绕防溺水——从溺水的危害到自救互救的正确方法开展教学,社区老师结合案例进行细致的讲解,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牢记“不私自下水”“遇险情及时呼救”等要点,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筑起一道思想防线。

趣味木工实践课程则让孩子们在创造中收获成就感。7月8日,托管活动加入动手实践环节。在社区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化身助教,协助老师指导小朋友们:从汽车轮廓的刻画,到木板的切割打磨,队员们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安全,耐心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当一个个带着童真印记的木头小汽车完成时,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欢呼,队员们也为这共同努力的成果感到欣慰。7月10日的平衡鸟制作接续登场,队员们更显默契——他们帮助孩子们调整卡纸剪裁角度、以有趣沟通化解制作瓶颈。孩子们看着指尖稳稳立住的平衡鸟时,眼中闪烁的惊喜光芒,成为实践中最动人的瞬间。

科普教育课程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7月9日的上午,“声音的舞蹈派对”课程开讲,队员姜隗绘作为主讲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引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课堂上,她带领小朋友们进行玻璃杯奏乐实验:通过调整杯中的水量,用筷子敲击出高低不同的音调。孩子们争相尝试,在亲手操作后理解了“振动产生声音”的科学知识,课堂里满是欢笑声与清脆的“乐曲”声。


7月11日,主讲老师侯文杰带来第二堂科普课“数织”。他避开刻板的理论讲解,用生动的例子引导孩子们探索数字逻辑——让简单的数字组合形成有趣的图案,孩子们在动手填写的过程中,对数字产生了新的认识,课堂上提问不断、互动频繁,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氛围活跃。


五天的托管活动中,队员们既是辅导作业的小助手,也是科普课堂的授课老师,更是跟着社区老师学习的“学生”。他们在帮助小朋友们解决学习难题、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变得更有耐心,在备课授课中提升了表达能力,在协作完成活动中体会到责任与担当。这场双向成长的暑期托管,为小朋友们的假期增添了色彩,也成为“M+Education”微光暑期爱心托管社会实践队队员们一段难忘的实践经历。

学院:材料示范学院(微电子学院)
作者:姜隗绘 程睿哲
摄影:邓美琳 刘嘉慧
校对:毛佳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