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科技学院育见行远实践团“三下乡”支教活动第二天:安全与科技并行,点亮乡村学子成长路
7月15日,“三下乡”实践团在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中心小学的支教活动进入第二天。围绕“安全护航、科技启智、实践辅导”目标,团队结合当地临海特色与乡村教育需求,开设防溺水安全、心理健康、计算机启蒙等课程,为学生打造多元成长课堂,彰显青年学子投身基层教育的担当。
图/陈俊成 莫子荣 颜世海 文/钟丽冰
清晨,校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大学生老师以“课前热身小游戏”点燃课堂活力,通过互动游戏构建师生信任桥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课前热身小游戏
上午课程:立足地域特色,筑牢安全与成长根基
作为临海乡镇,沙扒镇中心小学的防溺水教育尤为重要。大学生老师开设“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依据邻海生活的环境因素,采用案例剖析、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系统传授防溺水自救技能。当整齐而响亮的‘防溺水安全‘六不准’’朗读声在教室中久久回荡,仿佛一颗颗安全的种子,正随着那朗朗书声,深深埋进每一位同学的心田。我们坚信,这些关乎生命的防溺水安全知识,必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化作日后面对水域时的警觉与谨慎。同步开展的心理健康课上,“情绪盲盒”游戏让学生们主动分享喜怒哀乐,在轻松氛围中学会正视情绪、接纳自我。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参与“溺水应急处理”“如何做到心理健康”的互动问答,切实提升安全防护意识与心理健康意识,为暑期安全筑牢防线。


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
随后,大学生老师的“计算机课”聚焦科技启蒙,大学生老师从“操作系统简介”等基础知识入手,引导学生探索数字世界。指尖敲击键盘的清脆声里,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数字世界的好奇,初步建立的科技认知为乡村教育注入数字化活力。


计算机课
下午课程:实践与辅导结合,赋能全面发展
两名大学生老师联合讲授“生活急救知识”,利用实际例子说明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实用技能,让学生掌握应急处置核心能力,强化生活实践素养,助力乡村孩子成长为“生活小能手”。通过急救知识问答和急救做法的对错判断,帮助小朋友们牢牢掌握生活急救知识。



生活急救知识课

全体支教队员开展“作业辅导”,针对学生课业难点“一对一”答疑,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学业水平,体现支教活动的精准化服务。

次日课程紧扣乡村教育痛点,以“安全护航、科技启智、实践辅导”为目标,构建“知识+技能+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实践团成员们以专业素养与青春热忱,将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基层,不仅弥补乡村教育在安全、科技等领域的短板,更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乡村孩子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口。

作为“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实践,此次支教不仅是青年学子“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生动写照,更是国家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后续,支教队将持续深化课程设计,涵盖音乐舞蹈、校园防霸凌等多元内容,以教育之力赋能乡村未来,用青春实践诠释“强国有我”的时代担当。
所属单位:湛江科技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育见行远实践团
详细地址: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9721895098
邮政编码:52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