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持续深化医教协同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加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意见》,在此政策背景下,西安培华学院夏乡医源队积极响应号召,于2025年7月13日起在宝鸡蔡家坡医院启动轮转见习活动。此次活动响应国家深化医教协同改革号召,旨在通过基层临床实践提升队员专业能力,培养具备基层服务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精准分组筑牢见习基础
为让见习活动精准对接需求,宝鸡蔡家坡医院杨护士长提前与团队成员深入沟通,逐一记录专业背景及学习重点。“这些孩子来自不同专业,有的侧重药学,有的关注康复,得让他们去最能发挥专业所长的地方。”杨护士长将团队科学划分为6个小组,分别派驻至药房、内一科、内二科、骨科、检验科及康复理疗科。这种分组方式既实现临床科室全覆盖,又确保队员能结合专业特点接触对应领域实践内容,为提升见习质量奠定基础。
检验科深度实践:筑牢诊断第一道防线
弥漫着淡淡消毒水气味的检验科,赵静主任拿起一支贴着条码的采血管,指尖迅速划过标签与电脑屏幕。“姓名、项目、标本状态……”她低声念着核对要点,“‘三查八对’,是这里的铁律。”队员们屏息凝神,目光紧随她的动作,赵主任带领队员们穿梭于不同区域。免疫检测区,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机械臂精准抓取样本;血液分析区,仪器低鸣,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她强调“结果快,判断更要慎”“我们手里握的是病人的健康密码,一个数字偏差,诊断就可能走错方向”。
站在分子诊断区的超净台前,赵主任分享道:“从标本送达起,精准就是唯一信条。我们是疾病筛查的第一道防线。”谈及未来,她眼中充满期待:“精准医疗时代,技术日新月异,但核心是技术与责任的结合。既要精通仪器操作、理解数据病理意义,更要锤炼‘三查八对’般的严谨——这才是不可替代的价值。”在赵主任的讲解下,队员们不仅了解到了科室的工作流程,还逐渐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结合了起来。
多科室实践各有侧重
在各科室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快速融入临床环境,在多领域收获实践真知:药房实践中,系统学习药品调配与管理规范,掌握处方药调配流程、药品分类管理及用药安全核查要点等,对基层常用药品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形成直观认知;内科病房里,主动观摩学习每日查房与病例讨论,在观摩医患沟通中体会病情观察的细致性,深化对慢性病管理临床逻辑的理解;骨科见习中,近距离观摩创伤处理全流程,学习骨折、扭伤等常见创伤的应急处置规范,强化临床思维培养;康复理疗科内,通过亲身体验理疗设备临床应用,结合观摩不同理疗手段在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协同作用,直观理解基层"防治结合"的康复理念。
践行培养目标 厚植基层服务情怀
见习期间,诊室里的日常成为队员们理解“扎根基层”最生动的教材。药房窗口的严谨、内科查房的细致、骨科处置的果断、康复理疗的耐心,以及检验科显微镜下的无声坚守。这些具体而微的片段,共同勾勒出基层医疗服务的真实图景。队员们开始明白,基层不是体系的“末梢”,而是守护民生的“根基”,承载着常见病诊疗、慢病管理、康复等多重职责。
当“服务群众”从誓言融入为患者调整理疗仪角度、核对药品名称、认真记录查房细节的具体行动时,实践的价值便已超越知识习得。它是一次职业认知的校准:医学的力量,既在于攀登学术高峰,也在于守护身边每一份平凡的健康。夏乡医源队的队员们,正带着这份在基层诊室里获得的觉醒,迈向更广阔的医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