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此前已抵达重庆市綦江区并完成整顿准备的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智启綦乡,化梦綦航”实践团,在綦江区文龙街道正式启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首日下午,实践团便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好玩的水精灵”趣味化学实验。该实验旨在为乡村儿童搭建科学启蒙平台,弥补乡村科普资源相对匮乏的短板,同时通过互动参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兴趣,为后续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向孩子们讲解实验原理。实验使用食品级的海藻酸钠和乳酸钙作为材料。这两种溶液混合后会发生反应,形成凝胶状的球体,即“水精灵”。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讲解实验 黎桂芳 摄
实验过程中,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操作:用蒸馏水调配浓度适中的海藻酸钠溶液和乳酸钙溶液,再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入乳酸钙溶液中。通过控制滴速,可得到大小不同的球体;加入食用色素后,能制作出彩色的水精灵。
图为社区小朋友正在制作“水精灵”实验 黎桂芳摄
此外,实践团还安排了创意环节,提供星星、心形等模具,让孩子们制作不同形状的水精灵,鼓励孩子将制好的“水精灵”与黏土结合,创作出立体的手工作品。
图为小朋友的“水精灵”结合粘土作品展示 黎桂芳摄
活动全程,志愿者反复强调安全规范,明确告知孩子们实验材料不可食用,操作时需避免接触口腔和眼睛,实验结束后必须用流动水洗手。
实践团该实验的讲解成员在总结中提到,“好玩的水精灵”实验是本次三下乡活动科普板块的第一天项目,旨在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孩子们对于化学的兴趣,通过具象化的操作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化学现象,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接下来实践团将持续围绕科学科普为主题开展暑期公益托管班活动,进一步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推动科学启蒙教育。
来源:化学学院
日期:202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