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陕西省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聚焦苹果产业发展开展实地调研,阿寺村村支书全程陪同讲解,共同探寻“塬上金果织红链,青春共富拓新程”的乡村振兴路径。
团队首先与村支书进行座谈访谈。村支书围绕果农收入、技术培训、种植管理及销售渠道等核心问题展开讲解。村支书介绍,阿寺村苹果种植面积广泛,通过不断改良种植技术,果农收入稳步提升。村里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从修剪、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全方位提升果农种植水平。在销售上,不仅有传统渠道,电商直播等新兴模式也逐渐兴起,拓宽了苹果的销路。
访谈结束后,村支书带领实践团队参观了陕北苹果生产奠基者李新安的雕塑。1947年,李新安从河南灵宝千里迢迢带回200株苹果树苗,自此苹果在洛川这片黄土地生根发芽,开启了洛川苹果产业的辉煌篇章,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先辈开拓创业的不易与伟大。
走进附近果园,放眼望去,套袋苹果挂满枝头。村支书现场讲解果园标准化管理,从疏花疏果到套袋摘袋,从灌溉施肥到果实采摘,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果园里采用的滴灌技术、太阳能杀虫灯等,体现着科技为苹果产业带来的助力。
在村里冷库,村支书详细介绍冷库作用。一方面,冷库可储存滞销苹果,避免果实变质腐烂造成损失;另一方面,通过错峰上市,苹果价格得以提升,增加果农收益。据了解,冷库储存的苹果在春节前后上市,价格比集中上市期高出不少。
此次调研,兰州大学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了解阿寺村苹果产业发展的全貌。队员们表示,阿寺村以苹果产业为核心,串联起种植、销售、仓储等环节,形成完整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他们将结合调研成果,为阿寺村苹果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以青春智慧助力乡村共富,让塬上金果红链愈发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