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红楼是梦,只是梦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郭俏含 李华 阅读:115 复制标题和网址

全国大学生2024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专项活动以“传承优秀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国家发展变化特别是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培养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立志献身党和国家的情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响应“一起云阅读”的号召,感悟经典的魅力。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曹雪芹以他家庭为原型,道尽了昔日的荣华富贵,再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在曹雪芹笔下相互交织在一起,人们常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句诗道出了作家对红楼故事中痴情人物的痛惜与不解。我对曹雪芹如此细腻的文笔感到钦佩。例如,他在描述贾宝玉等重要角色的人生变化和心里变化时,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红楼带来的辛酸……

作为初读者,我品味到了《红楼梦》所传递的辛酸,同时也明白了如今时代的甘甜变迁。贫富悬殊和伦理道德是曹雪芹再现的昔日悲欢离合,人情世故,辛酸之情溢于言表。然而,今日不再是封建社会:小康社会的形成使出身不再决定命运;伦理道德的发展,使得人们更理性的对待问题;今日的甘甜生活已经不逊色于过去的辛酸……

在《红楼梦》中,“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将贾家的奢华与神仙之宅形象的展现出来;“恍若神妃仙子,头上、项上、裙边的饰物放着珠光宝气”,王熙凤的出场更是令人感到华贵的外表中透露出一丝俗气……贾贵家的富丽堂皇,贾家人的堆金积玉,如同清朝贵族阶级享受的财富和特权。与此相反,“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林黛玉的清瘦和苍白让人感到忧伤,但她始终保持着清骨的气质;”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身穿一件破旧的棉袄,脸上布满皱纹”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看到了贫民的艰辛生活,但又给予她一股清新的感觉……贾府的奢华,凝聚着贫富差距的存在,平民阶级贫困与贵族阶级的恍若隔世,贾府的腐败才得以揭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贾府的腐败揭示了贫富差距的存在。说明出身并不能改变命运,只有靠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虽然双耳失聪,但他坚持用牙咬着木棍,利用骨传导来听音符,谱写出名垂千古的《命运交响曲》,以坚韧奏响命运。然而,如今的社会迈向小康,贫富差距已大大减小,我们相信才华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底气。

《红楼梦》被称为女人的世界。贾母曾经说过:“世上男子才是天,女子只配做婢“。重男轻女的思想广为流传,但贾家的众多女性角色展现了各自独立的魅力:“咏絮才”的黛玉,“停机德”的宝钗,志行高卓的探春,豪爽不羁的湘云。黛玉、宝钗、探春、湘云等闺阁小姐,以及丫鬟们,她们尽管身份不同,却同样有权利展现自己的美好。丫鬟鸳鸯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身份卑微,但她不甘心成为被命运束缚的“姨太太”,她敢于与命运抗争,甚至表达出壮语“做尼姑”,“大不了,还有一死”,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勇敢地对抗权威和压迫。

同时,曹雪芹通过贾宝玉这一男性形象,表达了对女性美的发现和赞美。贾宝玉在享受富贵和家人的宠爱的同时,也具备了走向外界的自由。与此同时,他又是唯一一个能发现身边美好的男性。这种反差给人以强烈的冲击。他关心平儿、悼念金钏、怜悯五儿、体谅探春。他眼中没有世俗、地位、等级和偏见,他所见到的只是展现在他眼前的美。他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他大声疾呼“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他用自己的心尊重每一个人,向世界表达生命的平等。

虽然如今“重男轻女”的思想仍存在,但随着伦理道德的发展,人们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如今,独立女性不断出现,就比如新时代社会中女高校长张桂梅,终身从事乡村教育事业,她没有自己的孩子,失去家庭,疾病缠身,但她不改初心,在农村一待就是一辈子,用澎湃的激情点燃农村学生的梦想。是啊,虽然社会对女孩有太多的不公平,但都不应该被定义,每个人都有做自己的权利,我们都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自己。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记叙方式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贫富差距、伦理道德等问题融入到故事中,使读者在品味作品的辛酸之余,也能感受到如今所蕴含的甘甜与希望。这也是《红楼梦》能够经久不衰,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因所在。让我们共同感受《红楼梦》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发吧!让我们一起珍惜这样的文学之珠,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郭俏含)

相关内容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嘉应学子三下乡:开展心理团辅课堂,让心沐浴在阳光下

(通讯员王于莹)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号召,提升基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帮助青少年提升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了一支...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