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邵阳学院“油香药馨”志愿服务团队来到邵阳县真如庵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以“湘黑小果”“杨林小籽”“九公桥小籽”等特色花生为核心的种植实践活动,为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聚焦于特色花生品种的标准化种植流程。活动现场,团队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围绕“包衣处理—阴干晾晒—开坑播种—覆土回填”这一系列标准化流程,扎实开展花生种植工作。
据悉,在播种前,志愿团队对所用花生种子进行了科学包衣处理,采用防病促长药剂包裹种子表层,有效提升种子抗逆性。处理后的种子经阴凉环境充分晾干后,团队成员将其均匀投放至提前规划好的种植坑中,并以细土轻轻回填,确保种子生长的通气性与湿度控制。
“我们前期已开展了种子发芽率实验,三种花生品种的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完全满足高效种植需求。”团队指导老师唐康介绍道。通过数据验证与实地观察,团队掌握了可靠的品种基础,有效保障后续种植质量。
此次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农业生产技能,也让他们在乡村田野中感受到了“知农、爱农、助农”的责任与使命。“这是一次将课堂知识真正转化为实践成果的机会,我们也希望为本地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位参与学生说道。
“油香药馨”志愿服务团队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单纯的播种行动,更是一次生动的农业科教融合实践,为真如庵村的特色花生产业注入了青春动能,也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担当与风采。
图为唐康老师指导志愿者种植花生(龙韦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