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刘思瑶和苏飞两位老师的带领下,由10名学生组成的队伍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探寻之旅。此次活动以“丈量古城文脉史,解码平城记忆章”为主题,团队深入大同古城相关区域,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弘扬和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团队首先走进梁思成纪念馆,聚焦于梁思成先生与大同古建筑的渊源。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先生曾来到大同进行古建筑调查,留下的测绘手稿对如今大同古城的保护和修复工程有着极高的历史与考古价值。同学们沿着先生当年的足迹,走访古城内的古建筑遗存,通过查阅史料、实地观察,感受他对古建筑保护的执着与热爱,以及为中国建筑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
随后,大家走进大同古城的平城纪念馆,探寻“老大同记忆”。从晚清时期的传统农耕生活、晋商发展印记,到旧传统与新风尚的碰撞痕迹,再到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迁,都通过老物件、口述传说和实地风貌展现出来。同学们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脉搏。
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积极与当地老人、文化研究者互动交流,提出疑问、分享见解。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地探寻,对大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深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到历史现场,让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对历史的了解和文化保护的意识,充分发挥了实地场景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未来,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子们将继续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使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