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鱼跃天山畔,情注塔河岸”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正式启程,奔赴阿拉尔市十六团场长鑫渔业和十四团天鹅湖,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师生组成的队伍,将科技知识转化为助农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7月6日11时,我们团队抵达十四团天鹅湖。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远处的天山雪峰,几只白鹭掠过水面,为这幅天然画卷增添了几分灵动。我们很快与当地工作人员和出差的学长们进行对接,完成采样的准备工作。
团队成员在养殖场技术员的引导下,乘船驶向湖心。“水质检测是养殖的关键环节,每个采样点都要代表不同水域特征。”队长杨树春一边记录坐标,一边指导队员操作便携式检测仪。船身划开层层涟漪,队员们依次在湖心、近岸、入水口等5个点位取样。
湖面上,白鹭掠过团队成员忙碌的身影,与远方的天山雪峰构成动人画卷。指导老师宋勇站在岸边,望着忙碌的队员们,欣慰地说:"这片湖不仅是养殖基地,更是生态系统的缩影。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守护这份自然之美。"。
7月6日下午5时,团队抵达十六团长鑫渔业。夕阳映照下,长鑫渔业的标准化鱼塘波光粼粼,董事长全采祥向团队详细介绍基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并介绍了主要养殖鱼类。
锦鲤在恒温水池中成群有戈,我们团队向养殖工作人员咨询了养殖过程中鱼类主要的疾病,整理过后,指导老师陈生熬为养殖户讲解了针对这几张疾病的病害预防、用药和治疗方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从源头降低病害发生,减少用药风险。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留在渔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团队对15名养殖工作人员展开访谈。养殖户里的一个和蔼可亲的叔叔坦言:“传统养殖辛苦,但智能化改造让我看到希望。”
夜幕降临,团队成员仍在灯下整理今日数据。他们的身影,既是课堂知识的践行者,更是乡村振兴的接力者。正如董事长所言:“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发展的新思路!”(通讯员:罗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