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湘西泸溪县浦市镇岩门溪村暑期调研团,在该村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学生心理课堂。团队通过创新设计,为乡村孩子们开启了一场认识与管理情绪的心灵之旅。
课堂伊始,动画短片《情绪特工队》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团队成员随后结合“摔倒”、“与伙伴争执”等生活场景,引导孩子们分享自身情绪体验。孩子们踊跃举手,用稚嫩的语言表达“开心得想跳起来”、“又疼又委屈”等真实感受,在轻松互动中初步理解了情绪概念。
图为动画短片导入课堂
团队成员运用“因下雨无法踢球”的案例,生动展示了不同想法如何引发迥异的情绪和行为,让孩子们直观领悟到思维对情绪的关键影响。随后,课堂深入探讨情绪的作用,通过“触电恐惧转化为警示”等实例,阐释了正面与负面情绪的利害关系。团队成员强调:“负面情绪是内心的信号,提醒我们关注需求。只要不过度,每种情绪都有其意义,都是成长的伙伴。”孩子们认真聆听,频频点头。

图为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
团队巧妙地将情绪管理方法归纳为“情绪管理大典”的三大“法宝”:转移注意力、合理发泄、深呼吸法。在讲解深呼吸时,成员现场带领孩子们闭眼练习,课堂氛围逐渐变得安静平和。
课堂尾声的“情绪垃圾桶”游戏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在纸条上书写或绘画消极的心情故事,制成情绪卡片,投入“垃圾桶”。团队成员承诺后续反馈,令孩子们充满期待。
图为孩子们的情绪卡片
总结来看,这堂心理课从认识情绪到学习管理方法,环环相扣,寓教于乐。 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踊跃的发言和灿烂的笑容,充分体现了课堂的积极效果,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关注心理健康的种子。此次心理课堂是该调研团在岩门溪村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团队将继续立足乡村儿童需求,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用知识与关爱守护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点亮他们的快乐童年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