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一行来到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手工坊,开启了一场关于茶染技艺的探访之旅。成员们以观察者与体验者的双重身份,深入感受这项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韵味与传承故事。
刚踏入无失山房,一股淡淡的茶香便扑面而来。手工坊内,悬挂的茶染作品错落有致,从素雅的桌旗到精致的荷包,每一件都透着自然质朴的美感。负责人热情接待了实践团,详细讲述了茶染的历史渊源——这项技艺自古便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古人用茶叶为布料染色,既环保又实用,如今更是成为承载文化记忆的非遗符号。
在工坊的操作区,实践团成员们围观了工匠的染色演示:将晒干的茶叶加水煮沸,滤出的茶汤便是天然染料;把预处理过的棉麻布放入染液中反复浸泡、翻动,待颜色渗透后取出晾晒,阳光与空气会让色调愈发温润。“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藏着老祖宗的智慧。”负责人指着染缸说,不同季节的茶叶、水温的细微差异,都会让染出的颜色呈现奇妙变化。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也尝试了亲手制作。大家学着用皮筋将白布扎出不同形状,浸入温热的染液中。当解开绳结,布料上浮现出或疏或密的花纹时,成员们难掩兴奋。“原来一块普通的布,在茶叶的浸染下能变得这么有灵气。”成员小张看着自己的作品,真切体会到“慢工出细活”的深意。
交流中,实践团还了解到无失山房在传承茶染技艺上的努力:开设体验课程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开发茶染文创产品拓宽市场。但负责人也坦言,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沉下心学习这项技艺,仍是需要探索的课题。实践团成员们结合专业所长,围绕“线上推广”“校园合作”等方向与负责人展开讨论,碰撞出不少新思路。
离开时,成员们手中都带着自己染制的茶染作品。青衿染忆实践团带队老师表示,此次探访不仅是一次文化感知之旅,更是一次对非遗传承责任的思考。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茶染技艺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承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