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融入织物间,色彩天然意韵绵。”当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相遇,总能碰撞出别样的火花。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与好奇,来到日照市“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通过参观手工坊和茶染作品、体验茶染手帕制作过程、采访手工坊负责人非遗宣传现状,聚焦茶染非遗,开启了一场与茶染技艺的深度对话,探寻其对“茶乡”日照文旅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无失山房”茶染非遗手工坊,实践团成员有幸与日照非遗茶染传承人朱春莲老师深入交流。从朱老师口中得知,她从事茶染技艺传承已有数十年,对茶染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采访中,朱老师向团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茶染技艺的历史传承。她说,茶染技艺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过去人们常用茶叶来染制衣物和布料,不仅环保健康,而且染出的颜色自然雅致,深受大家的喜爱。朱老师还讲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茶染技艺面临着诸多挑战。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了解和兴趣不足,愿意学习和传承茶染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这使得这项古老的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朱老师言语间透露出对茶染技艺传承的担忧。
因此,朱老师表示,非遗宣传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和创新,通过实践活动,曲师大的学子们帮助将日照非遗茶染推向更广阔的舞台,为非遗的传播和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她认为,非遗的传承和茶乡的发展离不开当代青年的力量,需要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茶染技艺。
此次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无失山房”茶染非遗手工坊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茶染非遗文化的历史传承、工艺特点和发展现状,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人的坚守与奉献。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把此次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关注茶染非遗文化,为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守护和传承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