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桂林理工大学师生赴企业开展产学研实践,助力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侯文宁 阅读:21 复制标题和网址

2025年6月16日8:00,为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培育契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汪加梁、教师贺伟盼带领三名学生,前往扶绥县南国铜业与海螺水泥厂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学习企业生产实践经验。

在南国铜业,在王师傅的引导下,师生们系统了解了炼铜的核心流程,涵盖原料准备、选矿、冶炼、精炼与成型,以及副产品处理与环保环节。学生侯文宁向王师傅提问:“选矿过程中剩余的铜尾矿粉如何处理?”。王师傅回应:“在保证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能耗与环境污染的双降,是行业致力于平衡的关键课题。”

图为师生在南国铜业调研合影。侯文宁 供图

     图为南国铜业选矿后堆存的铜尾矿粉。侯文宁 供图

上午10时,师生团队在刘工带领下走进海螺水泥厂智能化标准生产车间指挥中心。刘工熟练操作控制台,屏幕上数据流实时滚动,生产流程的高自动化程度令师生赞叹。刘工也提及行业现状:“受建筑企业景气度下行及环保要求影响,当前水泥产业正面临产品升级的迫切需求,亟待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图为师生在海螺水泥调研合影。侯文宁 供图

图为海螺水泥智能化生产车间。侯文宁 供图

在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实验室内,汪院长凭借博士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侯文宁开展铜尾矿基低碳混凝土掺合料实验。此实验不仅有望解决南国铜业铜尾矿堆积的环境问题,也为海螺水泥的产品升级带来新契机。

图为汪院长指导学生实验。侯文宁 供图

图为使用加工后铜尾矿粉制备的低碳混凝土试块。侯文宁 供图

在 “双碳” 目标与绿色建材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兼顾环境保护、混凝土成本控制及掺合料碳排放降低等多重需求,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师生紧扣产学研一体化理念,针对本地企业实际技术难题,开展铜尾矿基低碳混凝土掺合料系统性研究。目前该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降低15%生产成本的同时,相较于普通混凝土生产减排55.6%,并且具有良好的黏聚性与早期成型能力。相关技术产品已在多家建筑企业完成工业化试用,为固废资源化利用与建筑材料低碳化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讯员 侯文宁)

相关内容

桂林理工大学师生赴企业开展产学研实践,助力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

2025年6月16日8:00,为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培育契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汪加梁、教师贺伟盼带领三名学生,前往扶绥县南...

桂工课题组师生赴华润水泥(贵港)开展绿色矿山建设调研

6月11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铜尾矿基低碳混凝土”课题组师生一行赴华润水泥(贵港)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专题调研。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