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频道

破婚姻之惑,启家庭之光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刘芊芊 阅读:37 复制标题和网址

(评论员 刘芊芊)当 “恐婚” 成为社交媒体上的高频词,当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被年轻一代半开玩笑地奉为圭臬,当代青年对婚姻与家庭的困惑,早已超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成为一道值得深思的时代命题。在房价高企、工作压力与个体意识觉醒的多重语境下,如何打破对婚姻的焦虑,重新发掘家庭关系的价值,是每一位青年都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我们不妨从社会变迁、个体成长与关系本质三个维度,慢慢解开这团缠绕在当代青年心头的迷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像一只无形的手,悄悄改变了婚姻与家庭的模样。曾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是婚姻的主流模式,婚姻更多承载着家族延续、经济互助的功能,个体的情感需求往往被放在次要位置。那时的人们,或许很少会追问 “为什么结婚”,因为答案似乎是既定的 —— 到了年纪,找个门当户对的人,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便是人生的常规轨迹。而如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个体从传统的宗族纽带中逐渐解放出来,经济独立成为可能,思想也日益多元。年轻人开始追问 “婚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开始期待婚姻能满足情感共鸣、精神契合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种从 “集体本位” 到 “个体本位” 的转变,本身就意味着婚姻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但也让选择变得更加复杂。​

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却也无形中抬高了婚姻的 “门槛”。房子、车子、彩礼,这些曾经只是婚姻附属品的东西,如今常常成为横亘在情侣面前的 “大山”。有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青年认为 “经济压力大” 是影响婚姻决策的重要因素。在一二线城市,高昂的房价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没房不敢结婚” 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而在一些地方,彩礼习俗逐渐变味,从表达心意的象征变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这些现实的压力,像一层厚厚的茧,把婚姻包裹得让人难以触碰,也让许多青年对婚姻望而生畏。​

更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婚姻的困惑。社交媒体上,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 “完美爱情故事”:俊男美女、浪漫旅行、奢华婚礼…… 这些经过精心包装的片段,很容易让年轻人对婚姻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婚姻就应该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充满激情与浪漫,没有丝毫的琐碎与矛盾。可当他们看到身边亲友的婚姻中出现争吵、冷战、柴米油盐的一地鸡毛时,又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进而对婚姻产生怀疑。此外,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婚姻负面新闻,如出轨、家暴、财产纠纷等,也在不断冲击着年轻人对婚姻的信任。久而久之,“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结婚不如单身自由” 等论调便有了市场。​

除了社会层面的因素,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与认知,也在悄悄塑造着青年对婚姻与家庭的看法。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往往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未来婚姻的可能模样。那些在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对婚姻抱有积极的期待,因为他们从小就目睹了父母之间的温情与默契,知道婚姻可以是温暖的港湾。而那些在父母争吵、冷战甚至离异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对婚姻产生恐惧心理,担心自己重蹈父母的覆辙。他们害怕婚姻中的冲突与背叛,于是选择用逃避来保护自己。​

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过分强调 “自我”,缺乏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许多年轻人从小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习惯了被照顾、被包容,却不太懂得如何去理解、体谅他人。进入亲密关系后,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一旦对方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容易产生矛盾。比如,有的年轻人希望伴侣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却忽视了对方也有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有的年轻人习惯了独立决策,却不愿意在婚姻中与伴侣商量。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很容易让婚姻陷入僵局,也让他们对婚姻失去信心。​

另外,当代青年对 “自由” 的理解与追求,也与传统的婚姻观念产生了碰撞。在过去,婚姻意味着两个人从此绑定在一起,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个体的自由往往需要为家庭让步。而现在的年轻人,更加看重个人的独立空间和精神自由,他们害怕婚姻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害怕失去独处的时间、发展个人爱好的机会。于是,“不婚主义”“晚婚晚育” 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同样可以很精彩,不必非要通过婚姻来证明自己的幸福。这种对自由的珍视,本身无可厚非,但也让一些年轻人在婚姻面前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在自由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然而,尽管婚姻充满了种种困惑与挑战,但我们依然能在生活的角落里,看到家庭散发出的温暖光芒。这些光芒,或许不耀眼,却足够照亮前行的路,让我们明白婚姻与家庭的真正意义所在。​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住着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妻。老爷爷患有轻微的阿尔茨海默症,记性越来越差,有时候甚至会忘记自己是谁。但他从来不会忘记每天早上给老奶奶泡一杯她喜欢的茉莉花茶,晚上睡觉前帮她掖好被角。老奶奶则耐心地陪着他,每天带他在小区里散步,一遍遍地告诉他人的名字、他们的故事。有一次,老爷爷突然问老奶奶:“我什么都记不住了,你为什么还愿意陪着我?” 老奶奶笑着说:“因为我记得呀,我记得我们年轻时候的样子,记得你对我的好,这些就够了。” 他们的婚姻里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没有奢华的物质生活,却有着最朴素的陪伴与坚守。这种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感情,像一杯温水,平淡却暖心,让我们看到了婚姻中最本真的模样 —— 不是激情澎湃,而是细水长流。​

还有一个年轻的家庭,夫妻两人都是普通的上班族,每天为了生活忙碌奔波。他们会因为谁做饭、谁洗碗这样的小事争吵,也会在对方生病时无微不至地照顾。有一次,妻子加班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发现丈夫还在客厅等她,桌上放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疲惫都烟消云散。他们的家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有着柴米油盐中的相互扶持。这种在平凡日子里的点滴关怀,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有力量,让我们明白家庭的意义不在于多么富有,而在于有人与你共担风雨,共享阳光。​

这些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婚姻与家庭或许不完美,但它们拥有着治愈人心的力量。那么,当代青年该如何打破婚姻的困惑,让家庭重新绽放光芒呢?​

首先,要调整对婚姻的认知,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婚姻不是童话,不可能永远充满浪漫与激情,它更多的是由一个个平凡的日子组成,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争吵。我们要接受婚姻的不完美,明白冲突与矛盾是婚姻的常态,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化解它们。就像一位婚姻咨询师说的:“好的婚姻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发生后,两个人都有勇气和智慧去解决它。”​

其次,要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经济独立是个体在婚姻中保持独立人格的重要前提,它能让我们在面对婚姻中的问题时,有更多的底气和选择权。同时,婚姻中的双方应该是平等的,没有谁依附于谁,也没有谁控制谁。要学会尊重对方的想法和感受,遇到问题多沟通、多商量,共同做出决策。比如,在家庭开支、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双方可以一起制定计划,而不是由一方独断专行。​

再者,要培养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亲密关系就像一株植物,需要用心浇灌才能茁壮成长。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爱意,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拥抱、一份小小的礼物,都能让对方感受到关心。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对方的心声,了解对方的需求和烦恼,给予对方支持和鼓励。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抽出一些时间,和伴侣一起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比如看一场电影、逛一次公园、做一顿饭,这些共同的经历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另外,要正确看待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婚姻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个人的自由,因为你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需要承担家庭的责任。但这种限制并不是失去自由,而是在自由与责任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就像一只风筝,线的另一端是家庭的牵挂,有了这份牵挂,风筝才能飞得更高、更稳。我们可以在婚姻中保留自己的独立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同时也要履行对家庭的责任,比如关心家人的健康、参与家庭的事务等。​

最后,要从传统家庭文化中汲取智慧。虽然时代在变,但传统家庭文化中那些关于和睦、包容、孝顺的理念,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借鉴。比如,“家和万事兴” 告诉我们家庭和睦是事业兴旺的基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教会我们在家庭矛盾中要学会包容和退让;“百善孝为先” 提醒我们要尊敬长辈,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将这些理念融入到现代家庭生活中,能让家庭更加和谐美满。​

当然,我们也要明白,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无论是选择结婚还是单身,只要能过得幸福、快乐,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社会也应该给予不同的生活选择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不要用单一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的人生。​

总之,破婚姻之惑,启家庭之光,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它需要我们调整心态,提升能力,也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包容。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经营,无论是婚姻还是家庭,都能成为我们人生中最温暖的港湾,散发着属于它的独特光芒。让我们在这个复杂而多变的时代里,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让婚姻与家庭成为我们幸福的源泉,而不是困惑的枷锁。 刘芊芊)

相关内容

破婚姻之惑,启家庭之光

(评论员刘芊芊)当“恐婚”成为社交媒体上的高频词,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被年轻一代半开玩笑地奉为圭臬,当代青年对婚姻与家庭的困惑,早已超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成为一...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