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筑建格桑花”暑期实践团赴兰州市堡子村与草源村开展实践调研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乡村振兴号召,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探索清洁供暖在西北高寒乡村的落地路径,2025年7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筑建格桑花”暑期实践团在肖勇老师带领下,赴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堡子村、草源村开展专项调研。团队通过深度访谈、热环境监测及政策比对,剖析两村在供暖改造中的差异化困境,为兰州市“访民问暖”行动向偏远乡村延伸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堡子村作为兰州百合主产区,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该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实现质的飞跃。2022至2023年,全村496户分两批享受“煤改电”政策红利,空气能暖风机的普及实现了全屋恒温供暖。调研显示,与传统煤炉取暖相比,新方式成本可以降低30%以上、实现零排放,且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高,获得村民普遍认可。然而,仍有部分村民因担忧设备维护问题、使用习惯固化难以改变等原因,对新型供暖方式仍持观望态度,延续传统取暖方式。



草源村地处海拔2600米的高寒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0%,生态优势与民生困境并存,但因交通条件受限、青壮年外流,常住人口中留守老人占比高达81%,导致“煤改电”政策的推进相对滞后。目前,村民仍主要依靠水暖炕和燃煤炉取暖。为平衡取暖需求与生态保护,村委会创新实施“绿色积分”管理制度,推动清洁能源宣传,试图破解传统取暖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实践团在调研中重点向村民解读“煤改电”政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村民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只要政策能到我们村,一定全力配合改造",表达了对清洁供暖的迫切期待。




此次调研不仅精准把握了两村清洁供暖改造的痛点难点,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担当。实践团成员表示,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基于调研数据形成系统性的政策建议报告,推动清洁供暖政策向更多偏远乡村延伸覆盖。助力清洁供暖政策在更多乡村落地,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