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三下乡实践团怀揣着对乡村安全建设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奔赴海豚救援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活动,旨在汲取专业安全知识,为乡村安全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当日,实践团成员们精神饱满地踏入海豚救援队的大门,迅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这场意义非凡的学习之旅中。海豚救援队的专业讲师们早已严阵以待,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深厚的专业功底,为成员们呈上了一场精彩纷呈、实用至上的安全知识盛宴。
在火灾知识讲解板块,讲师们深入剖析火灾蔓延特性。从火灾初期的星星之火,到借助可燃物、通风条件等因素迅速蔓延成燎原之势的过程,成员们听得全神贯注。讲师们不仅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火灾的成因和特点,还现场演示了各类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的“提、拔、握、压”四步操作法,消防水带如何快速连接与精准喷射,成员们在讲师的指导下纷纷上手实践,切实掌握了灭火的关键技能。通过学习,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火灾的残酷性和防控的重要性,明白了及时有效的灭火措施在火灾初期能发挥的巨大作用。
地震应急避险策略的讲解同样干货满满。讲师们结合国内外重大地震案例,深入分析了地震发生时不同场景下的危险状况和科学应对方法。在室内如何迅速寻找坚固的家具形成安全三角区进行躲避,在室外怎样避开高楼大厦、电线杆等危险区域,成员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讲师们还组织了模拟地震演练,成员们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将所学的避险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有效提升了应急反应能力。
溺水救援是此次培训的重点内容。讲师们详细讲解了溺水救援的关键步骤,从如何准确判断溺水者的意识、呼吸和心跳情况,到采用正确的救援姿势接近溺水者,再到实施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成员们围在讲师身边,仔细观察每一个动作,并亲自上手操作练习。通过反复实践,成员们逐渐掌握了溺水救援的核心技能,深刻体会到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正确施救的重要性。
考虑到乡村交通的实际情况,讲师们精心安排了交通标识识别和车辆盲区亲身体验环节。在交通标识识别过程中,成员们认真辨识各种标识的含义和作用,从常见的禁令标识到警示标识,一一牢记于心。而在车辆盲区体验环节,成员们轮流坐在驾驶座上,亲身体验驾驶员的视角盲区,深刻认识到车辆盲区对行人,尤其是儿童的巨大威胁。这一环节为后续在乡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
安全头盔抗冲击测试实验更是让成员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安全头盔的重要性。在实验中,安全头盔在强大冲击力下依然能有效保护头部,成员们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深刻认识到在骑行或乘坐交通工具时佩戴安全头盔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必要措施。
培训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积极与讲师互动交流。他们结合乡村实际,提出了许多在安全宣传和应急处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讲师们一一耐心解答,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现场气氛热烈,知识的传递与交流在不断进行。一位成员感慨地说:“这次培训让我们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专业的安全知识,更增强了我们在乡村开展安全宣传的信心。”
这场培训,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知识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们深知,乡村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只有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乡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河南城建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安全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让实践团成员们成为乡村安全知识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乡村安全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带着所学知识回到乡村。他们计划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将安全知识传递给每一位村民。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乡村筑牢安全屏障。
此次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实践团赴海豚救援队的安全知识培训活动,是一次知识的汲取,更是一次责任的担当。相信在实践团成员们的努力下,乡村安全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将更加坚实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