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小青”志愿服务队走进郑州花园口水文站,以“三下乡”活动为纽带,开启了一场专业知识与黄河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的实践之行。
在水文站,高级工程师李师傅围绕“黄河水资源管理”主题,系统讲解了花园口段的水量调度逻辑、水质监测体系及生态补水的实施细节。他指着实时监测屏说:“黄河的含沙量、溶解氧等数据,是流域生态的‘健康密码’,一丝误差都可能影响决策方向。”队员们围在监测设备旁,仔细观察传感器的运作原理,就水质指标与生态修复的关联展开热烈讨论,专业问题的精准度让在场工作人员频频点头。
实践环节中,服务队高效完成河岸垃圾清理后,迅速投入水样采集工作。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队员们穿戴好救生衣,在划定区域操作采样器。从精准截取中层水体,到按比例添加保存剂,再到规范填写采样记录,每个步骤都严格对标行业标准。“连采样瓶的清洗次数都有明确规定,这让我明白,守护黄河的每一份责任都藏在细节里。”队员张同学擦拭着额角的汗说。
活动尾声,队员们将整理好的实践报告交给工作人员,不少人主动申请参与后续数据整理。服务队表示,此次实践让专业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未来将依托学科优势,持续开展黄河生态调研,让青春力量成为守护母亲河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