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丨探访百寿岩:聚焦千年石刻魅力与保护困境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 “碧砖朱颜·砼心共筑”暑期社会实践团 于晨雨 阅读:15 复制标题和网址

离开古城后,实践团队来到了与之一河之隔的百寿岩。百寿岩内的石壁上,现存有宋以来的石刻二十余处,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 “百寿图”。“百寿图”刻于1229年,由知县史渭下令刻写。一个巨大的“寿”字长175厘米,宽148厘米,其中巧妙地包含了101个小“寿”字,一字一体,无一雷同,是我国现今所见时代最早的集古代单字诸体于一身的摩崖石刻

午后,实践队转至百寿岩,这里的摩崖石刻群涵盖宋至民国七朝遗迹,核心文物“百寿图”以其独特的石刻工艺闻名。在百寿岩内,实践团队成员认真记录每一处石刻的内容、风格与保存状况。他们发现,部分石刻由于长期受自然侵蚀,出现了字迹模糊、表面剥落等问题。队员们重点对石刻所在岩体进行检测,发现由于碳酸盐岩的可溶性,部分区域已出现溶蚀凹槽,最深达8-10厘米,这对于石刻保护可是一项严重的挑战。同学们在交流沟通中,想到在土木工程材料的学习中,低浓度硅烷浸渍处理表面,既能增强抗风化能力,又不会改变石刻原貌,是由外形成一份保护膜,此番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连连称赞。

为了深入了解石刻的保护措施,团队成员采访了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介绍道:“实践团成员一直致力于保护这些珍贵的石刻,采取了定期巡查、环境监测、防护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但由于百寿岩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石刻本身的材质问题,以及传统技艺工匠的减少,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你们提出的涂抹相关材料形成保护膜确实从没考虑过,也许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研制,成为保护石刻的关键‘武器’”

此次永福县之行,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碧砖朱颜·砼心共筑”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百寿岩刻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保护现状,为后续助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永福县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相关内容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丨探访百寿岩:聚焦千年石刻魅力与保护困境

离开古城后,实践团队来到了与之一河之隔的百寿岩。百寿岩内的石壁上,现存有宋以来的石刻二十余处,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百寿图”。“百寿图”刻于1229年,由知县史渭下令...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丨漫步永宁州古城:探寻明代城池风貌与居民文化记忆

7月19日上午,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碧砖朱颜·砼心共筑”暑期社会实践团抵达广西桂林市永福县,深入开展对永宁州古城、百寿岩刻和穿岩古道的保护现状调研,此次实践旨...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