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乡横山中心小学的教室里,由朝夕守望志愿服务队带来的数学课妙趣横生。志愿者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孩子们手中可感可触的知识。

低年级课堂在“数字炸弹”游戏的欢声笑语中开启。志愿者闫雨欣老师引导孩子们依次报数,接近预设“炸弹”时的紧张与兴奋瞬间点燃课堂气氛。在孩子们情绪高涨之际,闫老师巧妙引入生活实例——冬天的零下气温、电梯的地下楼层,将“负数”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零下5度怎么写?”“地下15层怎么表示?”一个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和积极思考。课程结束时,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原来负数就在我们身边!”“还想再玩一次数字炸弹!”闫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种轻松活泼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数学乐趣,点燃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高年级课堂上,志愿者柳佳浩老师借助画图工具和实物演示,为学生们打开了“圆”的奇妙世界。他不仅讲解了圆的广泛应用,更利用希沃白板的动态功能进行了直观演示:拖动圆心点,圆的位置随之移动;调整半径长度,圆的大小实时变化——生动印证了“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的核心原理。学生们豁然开朗,纷纷跃跃欲试。

柳老师进一步演示了从正三角形到正多边形直至逼近圆的奇妙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图形演变。在讲解π的历史演变后,他聚焦本节课核心: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通过清晰推导,学生们理解了公式的由来。课程尾声,两道应用习题——求圆环阴影面积及计算花坛加装护栏后的周长——旨在帮助学生将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提升解题技能。

本次志愿课程以互动游戏与科技手段为抓手,巧妙化解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孩子们在“玩”中领悟数学本质,在“思”中掌握实用技能。展望未来,蒲团乡横山中心小学与朝夕守望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探索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数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生长,照亮他们的未来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