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智汇黄河,“芯”火永传调研实践团走进三涧溪村,与高淑贞书记面对面座谈,这场满是“干货”的座谈会,让我们读懂了一个村庄从"由乱到治"到"由治到兴"的蜕变密码。

人才与思想:乡村振兴的“先手棋”


座谈会上,高淑贞书记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她指着村里年轻的领导班子笑着说:“你看咱村的干部都是80后往上,梯队越来越年轻!”这群怀揣热忱、带着“跟党走、谋发展”信念的年轻人,如同领航的“领头雁”,带领三涧溪村从曾经的“空心村”,振翅高飞,变成了如今山东省齐鲁样板示范片区的核心。
政策赋能:跨越发展的“加速度”引擎

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再到乡村振兴的跨越,三涧溪村的“加速度”背后,是对党的政策的深刻领会与扎实落地。“三农工作是根,农业、农村、农民一个都不能少。”高书记的话掷地有声。政策的春风如同强大的引擎,推动着三涧溪村在发展的道路上飞速前行,古村地道、北部园区见证着村民从“有就行”到“讲品质”的生活变迁。
信仰筑基:乡村振兴的精神密码墙

“乡村振兴不是口号,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当谈到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高书记语气坚定。本次座谈,“信仰”二字被反复提及。从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老一辈的坚守到年轻一代的接力,信仰如同一面坚实的密码墙,守护着三涧溪村乡村振兴的道路,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守正创新、实干担当”的行动以及“为人民谋幸福”的赤诚深深扎根。
青春呼应:实践团的“芯”感悟

座谈尾声,高书记寄语我们:“洗涤自己,奉献自我”。对实践团而言,这次调研不仅是一次行走,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三涧溪的风吹过,带来的不止是发展的启示,更是青春的召唤。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赛,更是青春奋斗的新赛场。
返程路上,这场座谈会的“干货”,早已化作实践团前行的动力 — 未来,我们要把调研里的“问号”,变成助力乡村的“感叹号”,让青春在黄河岸边、在乡土中国,绽放更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