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积极推进“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国门新村小分队赴沧源佤族自治区勐董镇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课堂教学+调研互动”的 双轨并行模式,将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为当地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动。
汉字探秘,筑牢规范根基。实践团成员采用“场景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带领孩子们认识“横”“竖”“撇”“捺”四种基本笔画,系统介绍汉字的上下、左右等汉字结构,结合具体例子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为孩子们的汉字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语言实践,提升沟通表达自信。实践团尤为注重孩子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培养。在“我说你做”普通话指令游戏、“成语小侦探”以及“绕口令‘拼音拼图’游戏”等环节中,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听力和普通话表达能力。实践团成员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挑战中不断突破自我,自信心与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创意无限,共绘文化画卷。在“推普小工匠”中,小朋友们用稚嫩却充满创意的笔触,制作普通话宣传海报,创意书签,描绘出对普通话的热爱与对中华文化的自豪。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更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与归属感。
入户调研,深化语言普及。在实践调研中,实践团成员开展入户推普活动,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普及普通话知识,解答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疑惑并动员村民下载“语博”APP,助力普通话学习。
实践团秉承“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的宗旨与使命,以汉字为纽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思,不仅深化了对汉字和普通话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学习普通话积极性,为更多乡村孩子搭建起语言学习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