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宏大版图中,教育振兴是点亮希望的关键一笔。河南城建学院“‘材’聚乡村力,‘化’启振兴程”实践团,怀揣着用知识赋能乡村的热忱,走进乡村课堂,以一场牛奶与醋邂逅的趣味化学实验,为孩子们开启奇妙的科学之门,点燃乡村教育的创新火种。
实践团成员身着整洁的白大褂,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就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神奇科学”的代言人。乡村孩子们的眼神里,既有对陌生实验器材的好奇,更有对未知科学世界的期待。实践团以“牛奶与醋的反应”为切入点,开启这场科学探索之旅。成员们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实验原理——牛奶中的酪蛋白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凝固,就像生活中常见的“变魔法”,但背后藏着严谨的化学奥秘 。
实验环节,孩子们瞬间成为课堂主角。在实践团成员的耐心指导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醋滴入牛奶,眼睛紧紧盯着烧杯,生怕错过任何一丝变化。当看到原本顺滑的牛奶逐渐出现絮状物、慢慢凝固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哇,真的变了!像豆腐脑一样!”孩子们的欢呼,是对科学奇妙最纯真的回应。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冲击,更是好奇心的觉醒,让他们直观感受到化学并非遥不可及,就在日常点滴里。
操作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趁热打铁,用生动比喻深化知识理解:“就像乡村里的糯米酿酒,不同的条件会让食材发生奇妙变化,化学也是这样,能把平常的东西变得不一样 。” 他们还延伸科普,联系生活中酸奶制作、豆腐成型等现象,让抽象的化学原理扎根于孩子们熟悉的场景,真正实现知识“接地气”。
课堂上,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观望,到后来踊跃提问、争先分享观察发现,科学的种子已悄然播撒。有孩子课后追着实践团成员问:“下次还能做别的实验吗?我想看看盐和水在一起会不会‘变魔法’!” 这份求知欲,正是实践团最想看到的成果。
这场趣味化学实验,是实践团助力乡村教育的一个缩影。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知识下乡、科学启蒙尤为关键。实践团以化学为媒,打破城乡教育资源壁垒,把高校实验室的奇妙搬到乡村课堂,让孩子们触摸到科学的温度。这不仅激发了乡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更传递一种理念——乡村孩子同样可以拥抱广阔的知识海洋,用知识改变命运、反哺家乡。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耕乡村教育,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把“材”“化”专业知识转化为点亮童心的火炬,让科学之光、知识之力,成为乡村振兴最持久的内生动力,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在科学滋养下,茁壮成长为家乡发展的栋梁,书写属于乡村与青春的双向奔赴新篇章 。